close

顴骨母斑治療圖-01

顴骨母斑也可以說是遲發的胎記,其正確學名為「後天兩側性真皮色素症(ABM) 」,或「遲發性兩側太田母斑(ABON) 」。

 其出現與種族、體質、年齡、內分泌有關,以東方女性比較常見,通常是先天性的,大多對稱地出現在臉部左右,特別是額頭、髮際、眼睛四周、側臉、鼻頭等,其中以顴骨附近最常見,故名。

顴骨母斑的外觀多呈棕色或藍黑色,由於深達真皮層,即使塗上厚粉也難以遮掩,成為患者的極大困擾。

1939年日本的太田醫師首度將「真皮性黑色素病症」獨立於其他斑點之外,並將其看法發表於醫學期刊之上,此後這種特殊的斑塊就被稱為「太田母斑」。通常發生在新生兒,一般稱為「胎記」,而且大多出現於臀部,早年台灣人往往認為是「床母做記號」。

根據日本學者的觀察,顴骨母斑常分布在三叉神經第一、二分支附近,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,推測可能與內分泌失調,以及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有關。台灣學者也觀察到這種好發於東方育齡女性的真皮層色素斑,以25歲之後較好發,其他如青春期、婚後、產後、更年期都有可能出現。

這種美容界稱為「血素斑」的顴骨母斑,主要係真皮層內的色素細胞增生而引起,一般的退斑藥膏只能改善表淺層的斑點,效果無法達到真皮層,因此再怎麼塗抹都沒有效果。如果實在很明顯、也很在意,目前能以各式雷射加上強力脈衝光綜合治療,但由於其色素分佈太深且密集,所以通常需要多次以上的治療。

顴骨母斑呈星狀、紡錘狀分佈,且直達真皮層,這是與表皮層色素增加引起的黑斑、肝斑最大不同之處。

深層斑與淺層斑示意圖-300dpi-01    

顴骨母斑的治療方式

由於顴骨母斑深部較深,需要採用多重雷射進行,以獲得最高清除率,醫師會根據斑的分佈由淺至深分層處理,採用飛梭雷射、淨膚雷射、魔顏雷射等,由於具有斑點的皮膚多少臉上也有會老化的問題,因此也會採用 BBL脈衝光來去除表淺斑,同時緊實肌膚。

arrow
arrow

    熱河微整形醫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